IEA: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數量將是現在的近10倍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23-12-28點擊: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World Energy Outlook 2023》報告預測,到2030年,世界能源系統將發生重大變化,全球電動汽車的數量將是現在的近10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電力結構中的份額將接近50%。
IEA稱,太陽能、風能和熱泵等清潔能源技術快速發展,正在重塑從工廠、車輛到家用電器和供暖系統等各種場所和設備的能源供給方式。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的數量將是現在的近10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電力結構中的份額將從目前的約30%上升至近50%;熱泵和其他電加熱系統的銷量將超過化石燃料鍋爐;新建海上風電項目的投資將是新建燃煤和燃氣發電廠的3倍。
與之相對應的是,IEA提到,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供應中所占份額數十年來一直保持在80%左右,到2030年將下降至73%,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2025年達到峰值。
IEA強調,上述預測基于各國政府當前執行的政策,如果各國按時、足額兌現能源和氣候承諾,清潔能源的發展將會更快。但要實現將全球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的目標,各國仍需要采取更加強有力的措施。
在報告中,IEA還提到,多樣化和創新是管理清潔能源技術和關鍵礦物供應鏈依賴性的最佳戰略。目前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戰略,以加強清潔能源供應鏈的彈性,降低目前市場高度集中度,但這些戰略需要時間才能見效。全球對鋰、鈷、鎳和稀土等關鍵礦產的勘探和生產投資正在增加,但2022年前三大生產商所占的份額與2019年的水平相比要么沒有變化,要么有所增加。從目前公開的項目來看,2030年,上述關鍵礦產的市場集中度仍將保持較高水平,尤其是精煉和加工業務方面。
其中,在鋰方面,IEA預測,到2030年,隨著儲能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需求增長,鋰的需求將是目前的5-7倍。
今年7月份,IEA發布的《Critical Minerals Market Review 2023》報告顯示,不斷擴張的能源行業推動了全球對包括鋰在內的關鍵礦物的需求。
IEA稱,2017年至2022年,電動汽車、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技術所需關鍵礦產資源的市場規模在五年內翻了一番,2022年達到3200億美元。其中,過去五年來,全球對鋰的總需求增長了2倍,對鈷的總需求增長了70%,對鎳的總需求增長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