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能源獲得了寶馬歐洲區近90GWh產能的訂單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23-10-17點擊:
另外一家新晉供應商選定蜂巢能源比較讓人意外,但其實之前雙方此前也有接觸。
蜂巢能源的前身為長城汽車在2016年組建的動力電池事業部,2018年從長城汽車完全剝離,開始獨立運營。其主要業務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客戶包括長城汽車、合眾汽車、零跑汽車等車企。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蜂巢能源裝車量0.99 GWh,市場份額為2.73%,位居國內第七。寧德時代以39.41%的市占率排名第一。
9月26日消息,據蜂巢能源董事長、CEO楊紅新介紹,蜂巢能源從9月開始給寶馬Mini批量供貨,產品是高鎳正極+硅負極的高能量密度方殼電芯,“這應該是國際上能量密度最高的方殼電芯,公司開發了將近5年的時間。”楊紅新說。據悉,該電池包能量密度達到260瓦時/千克。
據悉,蜂巢能源初期將為寶馬規劃兩條電芯產線,以及配套的模組與pack產線。所供給的電芯類型是蜂巢能源主打的大單品——短刀電芯。這些電芯將采取 CTP 模式在寶馬新一代平臺的純電車型上使用。
10月12日,蜂巢能源對獲得寶馬大訂單的相關回復是:蜂巢能源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的確獲得了歐洲某OEM廠商的大額訂單,但是由于保密協議,無法透露和證實相關的信息。
業內認為,此次寶馬再次開出天價訂單,并將大部分產能給予了以短刀電芯見長的蜂巢能源,似乎印證了短刀形狀是寶馬選擇的方形電芯標準化生產的最優解。短刀電芯+疊片技術,也在生產效率上展現出了潛力。
電池聯盟注意到,電池制造技術分為卷繞與疊片兩種路線,卷繞技術在電池行業已經有十數年的應用歷史,工藝成熟,多用于圓柱與方形電芯,而疊片技術在2018年開始才逐漸引入動力電池制造中來,主要在方形和軟包電芯上使用。
蜂巢在短刀電芯的生產上使用了比普通疊片更難的飛疊技術。2022年,蜂巢能源在疊片1.0和2.0的基礎上,發布了第三代高速疊片技術——飛疊,以0.125S/pcs的疊片速度,突破性地實現了與卷繞工藝的效率持平。
鹽城基地是蜂巢能源首個率先導入飛疊技術的生產基地,分兩期建設,整個二期項目包含9條飛疊電芯產線和9條相應的模組PACK產線均正式投產,主要生產62Ah、90Ah、142Ah等主流短刀電池產品,在能量密度、安全性、性價比等方面極具優勢,正在為吉利、長城、Stellantis等客戶大量供貨。
據悉,鹽城工廠集合了蜂巢能源最先進“飛疊”、熱復合、激光直焊工藝、0.35mm鋁殼、圓形光斑焊接、CCD等多種先進技術,采用全自動化、AI智能化生產模式,單條電芯產線最高生產效率可達24PPM,即一分鐘可以生產24支短刀電池,相較于國內主流的12-14PPM疊片生產線,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