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聯發科計劃使用英特爾的制程技術,為一系列智能終端產品制造多種芯片。以經過生產驗證的3D FinFET晶體管再到次世代技術突破的路線圖為基礎,IFS提供一個廣泛的制造平臺,其技術針對高效能、低功耗和持續連網等特性進行了最佳化。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筆非常大的交易,能夠吸引來自中國臺灣的客戶,他們押注我們會成長并嘗試這一點。”英特爾代工服務總裁 Randhir Thakur 對路透社表示。在他來看,拿下聯發科這個客戶,對英特爾而言將是一次重大的勝利。
行業觀察機構TechInsights 的芯片經濟學家丹·哈奇森 (Dan Hutcheson) 表示,業界對英特爾是否能夠完成代工業務存有疑慮,但與聯發科的交易表明它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另外,這也代表著英特爾的投資正在獲得回報。
雖然英特爾沒有提供交易的任何財務細節,也沒有透露它將為聯發科生產多少芯片,但它表示首批產品將在未來 18 到 24 個月內生產,并將采用更成熟的技術稱為 Intel 16 的工藝,其芯片用于智能設備。
“聯發科一直采用多源戰略,”聯發科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除了與臺積電在先進制程節點上保持密切合作外,此次合作還將加強聯發科對成熟制程節點的供應。”
英特爾此前宣布,其代工業務已與高通公司和亞馬遜公司簽署協議。
英特爾代工服務(IFS)于2021年3月對外宣布,IFS與其他代工產品有所區別,它將結合先進的工藝技術和封裝,面向美國和歐洲交付承諾的產能,并支持x86內核、ARM和RIS。
聯系電話
微信掃一掃